欧阳晨雨:手机基站辐射之争,中断运营并非解决之道 类似的“手机基站辐射”之争已非首次出现,这既是一个科学问题,更是一个法律问题。不逾越法规的红线,把科学的道理说透,把应有的权益保障好,才能化解纠纷、惠及大众。 2018-10-12 19:17
杨三喜:让学生分摊外教工资背后的问题更值得关注 公办学校里面这样一个以“国际教育”为名的高收费班级,是否合理,是否是家长自愿就没有问题?有是否与义务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?这些疑问,都应该被好好解答了。 2018-10-12 19:15
刘远举:社保、网约车与化妆品的立法再审视 严格立法而执法力度弱的背景下,即便某些法条过于严格,也会在实际执行中被抵消。这对社会而言,就不会有太大反应,以为法律本就如此,久而久之,大家照此行事。 2018-10-12 19:13
斯 远:过期系个例?疫苗的任何纰漏都不能容忍 一个奶粉,一个疫苗,任何一丁点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全社会的情绪动荡,此前我们已经出了太多的恶行事件,老百姓的信任早已被各种公权力机构透支光了,信不过了。 2018-10-12 19:11
堂吉伟德:“餐前消费确认”是明白消费的必要之举 总体来说,“餐前消费确认”将消费结算由事后向事前的调整,是明码标价措施的完善,也是对消费结算明白消费的必要之举,其效果值得期待,做法也值得推广与普及。 2018-10-12 13:30
胡欣红:患白血病女生险遭退学,大学精神何在 上大学不仅有就业的功利考量,还有完善自我、实现自我价值的非功利价值。更何况在市场化就业的背景下,学生的就业并不一定要局限于专业对口,完全可以实现灵活就业。 2018-10-12 13:29
朱昌俊: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当成创收工具,胆不小 一定程度上,人们去动物园参观,本身也是一个接受动物保护教育的过程。而随意让东北虎幼崽被抱起来与人合影甚至是逗趣、表演,很可能构成一种轻佻的示范。 2018-10-11 15:42
陈 城:入住一年甲醛仍超标,空置30天再出租有效吗 目前,在消费者海量的租房需求现实背景下,如何让租房行业能够在符合市场经济准则的情况,保障租客权益和服务商利益,是一个亟需全社会共治、共思的问题。 2018-10-11 15:39
邓海建:不限量套餐下线,畅享套餐又来了 通信流量关乎民生公共问题,如果这个领域不能以开放竞争的态势市场化、或以公益服务的旨归公共化,始终在市场与行政之间摇摆不定,会成为整个社会巨大而沉重的沉没成本。 2018-10-11 12:32
何勇海:治理“靓号”高收费还应明确规则 应对用户和运营商间的权益予以平衡,对“靓号”套餐协议中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内容及时叫停,并要求运营商对相关内容明确告知、重点标记,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。 2018-10-11 12:29
熊 志:粮食主产区重金属污染,别拿子孙后代换GDP 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,是对过去环保逻辑的惩罚。土壤污染潜伏期的存在,意味着即便在当下发力治理,未来很长一段时间,过去衍生的重金属污染源,也未必能有效控制。 2018-10-10 13:52
申国华:处罚家长捆绑孩子逆情悖法 将超标电动车专项整治与孩子“捆绑”,以此对家长施压,看似“短平快”,但结果往往雨过地皮湿,并且对社会多个领域要产生巨大伤害,特别是让中小学生承受过重的思想压力。 2018-10-10 13:49
然 玉:除大蒜护洱海:不是所有的阵痛都有意义 以保护洱海之名铲拔大蒜,这种粗暴的做派及其造成的消极影响,本身就是对生态保护事业的伤害。此举无形之间将民计民生与生态保护置于对立位置,甚至可以说是“没有矛盾制造矛盾”。 2018-10-10 13:47
敬一山:争论张衡地动仪时,我们该争什么 尊重事实的前提下,思考古代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关系,这可能比价值观先行的教育更有意义。试想,没有思考能力、科学素养的普遍提升,空泛的“骄傲和自豪”,又能维系多久、有多大价值? 2018-10-10 13:46
张田勘:2018诺贝尔医学奖:治疗癌症“工夫在诗外” 艾利森和本庶佑的获奖表明,癌症防治同样需要新思路。抗癌治癌不必要针对癌症,只要调动和发挥机体的免疫力,就可能获得“工夫在诗外”的效果。 2018-10-09 17:39
王钟的:改善休假结构不妨让市场做主 改善休假结构,无论是落实带薪年假制度也好,还是采取其他方法也罢,最根本的途径是尊重市场规律,发挥市场价值。现阶段,带薪年假确实成了企业吸引人才的福利。 2018-10-09 17:39
然 玉:手机“靓号”设高资费门槛,有悖定价公平 运营商的责任与义务,绝不是越界对市场的自由买卖过度干预,而是真正“做好自己”,比如说完善码号的科学分配机制,从源头杜绝靓号被少数人囤积的可能性。 2018-10-09 13:49
邓海建:还要让义乌承包“旅游纪念品”多少年 “旅游纪念品”上的陈年旧梗很多,吐槽的点无非就是两个:一是“全国景点一般货”,二是“纪念品多是又破又丑”——前者指向“同质化”,后者指向“低端化”。 2018-10-09 13:49
郑山海:对抗罕见病,需社会救济政策特事特办 随着罕见病名录的确定,我们国家的罕见病治疗应该迎来新的转机。但不管怎么改变,如果不能解决药品和资金问题,对罕见病人的关爱,可能就只是昙花一现。 2018-10-08 17:37
李思辉:对影视市场既要规范管理也要呵护活力 钻政策的漏洞避税与逃税漏税不能完全划等号。逐利是资本的本性,大量影视公司蜂拥而来又四散而去,本身就是对弥补政策漏洞、加强市场监管的一种提醒。 |